文化糟粕是什么意思 辣鸡是什么意思

2024-04-30 1054 明贵知识网

我们常常被告诫,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“弘扬其精华,剔除其糟粕”。可糟粕是什么,没人往下说。

现在“国学热”方兴未艾,上课、演讲、着述、出版……轰轰烈烈、泥沙俱下,探讨这个问题似有现实意义。

1.

在中国历史上,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:

每当遇上外族严重入侵,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,中国知识分子就会采取一种非常奇特的救亡壮举——高举起文化皮鞭,对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疯狂鞭挞。

这就好像,当你的恶邻手持棍棒、脚踹你家的大门时,你不是开门应战,而是跑进屋里指责自己的母亲:都是你的错,把我养得如此羸弱、如此胆小!

这样的历史现象,最近的一次就是发生在上世纪初的那场“新文化运动”。

2

新文化运动有个着名的口号就是“打倒孔家店”。

他们认为,中国之所以软弱、落后,受西洋、东洋列强欺辱,全都是因为“孔家店”代表的儒家文化,儒家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糟粕。

对中国文化最憎恨,骂得最凶、最深刻的应该是鲁迅先生。

在先生的眼里,翻开中国文化典籍,读来读去只能读出两个字“吃人”。

先生不仅仇恨中国传统文化,而且还恨中国人——据说是恨铁不成钢的恨。

在他的眼里,被中国文化毒透了的中国人,要么是麻木不仁的看客,要么是“抢血馒头吃”的愚昧蠢货,要么是靠意淫活着的阿Q ……

总之,就像他在《记念刘和珍君》中表白的,他向来是“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的”。

“惮”就是“怕”的意思。

先生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,他是感觉,中国人已经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,无论怎么推测都不过分。

3.

鲁迅先生只是一个作家,除了挑挑毛病,发出几声“恨铁不成钢”的咒骂,对改变中国社会产生不了太大的现实影响。

但另外一些人就不一样了。

他们也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问题的根儿,要解决中国问题,他们的方案是,铲除中国文化!

请注意,“铲除”这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,因为只有这个词才能表达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决绝:废除汉字!

强烈同意废除汉字的,可不只是一两个狂人,而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文化精英:陈独秀,瞿秋白,钱玄同,胡适,鲁迅,谭嗣同,蔡炎培,吴玉章,刘半农,后来参与其中的还有郭沫若,茅盾等等,可以列出上百人,都是文化精英。

他们有个逻辑:中国要想成为现代文明国家,就必须消灭儒家文化;而要消灭儒家文化,就必须废除他们的经典着作;而要彻底废除儒家经典,自然必须废除汉字。

陈独秀说,汉字既难载新事新理,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,废之诚不足惜。

鲁迅说,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。

刘半农说,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。

……

废除汉字,他们可不是说说而已,那是真干。

从20世纪20年代,一直到50年代,他们研究出若干套“汉字拉丁化”方案,召开了若干次研讨会……最后,我们就见到了现在的“汉语拼音”。

幸亏,在汉语中,重音字词实在太多,汉语拼音根本无法区分,不但“垃圾”和“辣鸡”是一样的,“鲁迅”和“陆逊”也没有分别。因此,汉语拼音根本无法代替汉字,最多只能作为汉字的一种辅助注音工具。

汉语拼音是三十年“汉字拉丁化”运动留下的唯一成果。

4

“汉字拉丁化”撞了南墙,总算停了下来,但坚信中国文化是中国落后根源的声音不绝于耳,消灭中国文化的企图始终没有停止过。

于是,就发生了后来的一系列文化的“革命”,这些革命与上世纪初的“新文化运动”一脉相承。

但必须承认的是,无论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,还是后来的文化“革命”的领袖们,他们都是中国历史、文化浸润出来的文化精英,他们对中国文化之“恶”的认识,是真诚的。这与当下某些被收买了的大V有本质区别。

而可怕也正在这里。

为什么有这么多文化精英,都真诚地憎恶我们自己的文化?

或者说,都如此真诚地相信中国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?

都认为我们的文化不但孕育不出现代化,而且还会阻碍现代化?

正是怀揣着“为中国好”的真诚,100年来,这些文化精英们把中国文化的母体鞭挞得遍体鳞伤。

这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过的现象。

不感到奇怪吗,不感到可怕吗?

5

日本学习西方比我们早,也比我们彻底,但在日本,不管是文化阶层还是政治阶层,始终把保护自己的文化不受侵犯作为接纳西方文化的前提。

五四运动有一个重要的主题,就是“崇尚科学,反对愚昧”,认为中国之所以科学不兴,完全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愚昧落后。

可是,西方的基督教文明、伊斯兰文明,他们的文化之根是建立在对上帝、真主信仰基础上的。难道信仰一个虚无的上帝、真主,比我们的儒家文化信仰会科学很多、进步很多?

难道他们的文化精英们就认识不到“上帝信仰”“真主信仰”的愚昧?

可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提出过全盘废除自己的文化这种激进主张?

而我们的文化精英为什么就对自己的文化,不自信到了犯贱的地步?

问题是,文化是可以废除的吗?是能够更换的吗?

比如胡适先生,您穿一身小西服,说一口流利的英语,就真的成了一个欧美小帅哥吗?

比如鲁迅先生,您留个仁丹胡、理个小平头,就真的可以成为藤野、鸠山吗?

即便我们真的能像精英们期望的那样,把我们的文化像换血一样换成西洋文化,那无非也就是让这个世界多出几亿西洋人口而已,我们这个种族还有存在的意义吗?

6

好在,遍体鳞伤的中华文化大难不死,终于迎来了又一个可以“恣意疯长”的春天。

“恣意疯长”与“连根拔除”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态度,要么任其恣意疯长,要么连根拔除。

其实不用仔细分析,仅从这个态度上就可以断定,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做法肯定存在问题。

我们号称是最懂辩证法的民族,但在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上,从来没有辩证过,不犯错误才怪。

我们嘴上说,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“弘扬其精华,剔除其糟粕”的态度,而在行动上却总是从一个极端倒向另一个极端。

自新文化运动至今已过去了100年,没有一个人认真地告诉我们,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什么、糟粕又是什么。

我们不妨“因陋就简”探索一二。

7

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

如果把你放到原始社会,现在有个部落联盟刚刚成立,请你做这个联盟的首领……那么,你认为你首先应该做什么?

是不是应该先给部落成员定规矩?

你想啊,几个原始部落、家庭原来分居不同的山头、丛林,各有各的习惯、做派,现在弄到一起了,要想和谐相处,没有个统一的规矩怎么行?

比如,要规定,打到猎物不能偷吃,必须交公,统一分配;不能随便跑到公田里抓青蛙吃,以免踩坏秧苗;比如,不能挑逗陌生女人,更不能随便掀妇女的草裙……诸如此类。

最早的这类规矩,现在已经无从查考。

但到了周朝,有个叫周公旦的圣人比较有心,他梳理了三皇五帝甚至更早的规矩,编写了一部叫做《周礼》的书。

《周礼》对君王、朝廷、普通百姓的各种规矩都做出了系统规定,他把这些规矩、规定叫做“礼”。

对上,它规定了国家军政体制设置的规矩,比如“六官”制。

对中,它规定了祷告天地、祭祀先人的规矩。比如,使用什么样的礼器、举行什么样的仪式。

对下,它规定了普通百姓行为举止的规矩,比如,到邻居家里,进门前要大声通报,以免看到让主人尴尬的场面等等。

这些规矩(礼)就是最早的中华文化;

强制人们执行这些规矩、按“礼”行事,就是“动词”的“文化”。

“动词”的“文化”很像“驯化”。

驯化,是对兽而言的,是让兽减少野性、变得听话的过程;

文化,是对人而言的,是让人减少野性,变得文雅的过程。

礼就是规矩,如果没有了规矩,社会就会大乱。

春秋战国就是这样,孔子说这是“礼坏乐崩”的缘故,所以他提倡“克己复礼”。

我们常说,“仁、和、信、义”等等是中华文化的灵魂。

但其实,“礼”是中华文化的机体或者叫“肉身”,没有机体、肉身,灵魂附着在哪里?

相比看不见的灵魂,“礼”是看得见的肉身,是中华文化的支柱和结构。

所以,“礼”这个东西,对中华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发挥了基础作用。

正因为“礼”如此重要,有人就“觊觎”它了。

8

对“礼”的这种重大价值,我们看到了,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更是深有体会。

所以,在我们传统文化中,关于天地自然的研究,用力很少、成果更少。

中华文化的主体就是“人学”,就是关于如何改造人、管制人的学问。

要想改造人、管制人,严刑峻法是一种,但管住人心、避免后果,这才是更高明的管制。

所以,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借助“礼”的约束作用;所以,“礼”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、越来越扭曲、越来越背离人性。

比如,“女戒”,比如“贞节牌坊”,甚至连最神圣的孝道,都被扭曲成“埋儿奉母”“卧冰求鲤”“恣蚊饱血”之类。

他们这样做,政治用意是高明的,极力提倡“父母在不远游”,等你父母不在了,你已经四五十岁,哪还有起义造反的冲动?

这些变态的“礼教”,在中华文化最质朴的年代是根本没有的,在孔子的时代也是没有的。

“父母在不远游”是孔子说的,可他还有下半句“游必有方”,却被后世有意淡化、忽略了。

所以,五四青年要推倒“贞节牌坊”是对的,但不能把“贞节牌坊”也赖到孔子的头上,把“孔家店”一并推倒。

“礼”的变态化,是文化的政治化的后果。

政治是文化的组成部分,但文化不能完全政治化。

9

任何一个民族、国家,用来标榜的口号都是冠冕堂皇的,用来支撑其民族脊梁的精神、用来追求的政治理想,都是美好的,甚至也是永恒的。

比如,我们的“仁、和、义、信”等等,就是这样的精神、理想。

但错误往往发生在操作层面、执行过程中,发生在通往理想目标的路上。

比如,我们用来保证民族精神、政治理想实现的“礼”,就是这种操作、执行层面的东西。

所以,分析可以发现,我们的传统文化的“糟粕”,大都集中在“礼”上。

判断一个文化文本、文化理念是精华还是糟粕,窃以为,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:

一是看它是不是违背科学。

比如,上文提到的“卧冰求鲤”之类的所谓“孝”。

二是看它是不是违背人性精神。

比如,令人切齿的“贞节牌坊”。

三是看它是不是背离时代要求。

比如,上文提到的、断章取义的“父母在不远游”。

科学追求“真”,人性追求“善”,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价值观、审美观。违背真、善的任何一个方面,都算不上文化精华,与时代价值观、审美观要求相冲突的传统文化也不值得传承、推广。

而综观中华传统文化的各方面,汉以后的“礼教”中隐藏的这类“糟粕”比较多,在图书出版中,似应重点警惕。

10

文化成果,不管她是精华还是糟粕,都是一个民族自省、自知的依据,也是各民族得以区别、相互辨识的标志,从这个意义上说,都是珍贵的。

但具有自省和辨识价值的文化成果并不等于都具有传承、推广的价值,并不都具有写入教科书、搬上课堂、灌输青少年的价值。

这就是区别“精华”和“糟粕”的意义所在。

文化糟粕是什么意思 扩展

就是文化中不健康的东西。

文化糟粕是什么意思 扩展

文化糟粕是那些因年代久远,社会背景和传承下来的不健康的,庸俗的,低俗的文化。

文化糟粕是什么意思

声明:明贵知识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本站